抓机遇、补短板 构建高效智慧交通系统

发布时间:2024-12-24 02:12:39 来源: sp20241224

今年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5周年。五年来,得益于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快发展,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民航、智慧邮政等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和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如何构建更高效的智慧交通系统,一方面让运输提质增效,一方面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

近日,中国城市中心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炜、中国民航 第二研究所电子公司技术总监张平在做客“828巨人港会客厅”时表示,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我国交通运输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抓机遇补短板,构建高效智慧交通系统。

智慧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由“大”向“强”,从“有”到“好”。

“截至2023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在这当中,铁路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公路544.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万公里;内河航道12.8万公里,其中等级以上航道6.8万公里,在这当中,高等级航道1.7万公里;拥有港口生产性码头泊位21905个,其中万吨以上的码头2883个;民用运输机场达到259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千万人次的有38个。”张国华表示,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不断兴起,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新技术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推进。

交通运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出行更便捷、物流更高效的生动画卷正铺开。

“人工智能的视频AI技术正赋能高速公路出行。”赵炜举例称,视频AI技术会巡视高速路网事故、突发状况、停车等信息,以事件的形式传到中心,有助于事件后期的处理、救援、避免二次事故发生,让交通出行更安全、更畅通。

2023年11月,民航局智慧办发布了《关于开展智慧民航建设全流程运行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民航二所聚焦大型枢纽机场复杂运行场景下的空地协同和场面协同,利用数字孪生这一先进技术,构建空地一体化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孪生空地协同与安全运行管控平台。希望技术能提升旅客出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满意度。”张平说。

拓展智能交通运输技术应用广度

嘉宾们普遍认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将推动我国交通发展模式不断优化调整甚至重塑,面对机遇,我国智能交通运输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拓展。

“高效的智慧交通系统,无论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国华表示,面对机遇,要坚持创新驱动,通过新兴技术去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增效,更好地为产业提供支撑、为出行提供服务。

“新技术赋能智慧交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赵炜认为,当前,新技术加快涌现,如何让新技术在交通领域落应用,提升交通的安全、效率,提升司乘人员的出行体验,让技术真正融入到出行场景中是下一步行业的探索方向。

“相比于目前市场上很多做数字孪生系统的公司都仅停留在可视化阶段,民航二所探索并迭代出了一套高可用、可扩展、模块化的民航数字孪生应用解决方案。整体成果在民航交通运行实时感知、仿真推演和智能决策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张平介绍,2020年,民航二所的数字孪生产品已经在重庆机场实现首台套应用。

技术赋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当前,随着智慧交通系统加快构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变为现实。

对此,张国华认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有三大发力目标:一是推动技术发展以满足人们出行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二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满足运输价值较高、批量较小、时效性强的物流运输需求;三是加快构建立体的智慧交通系统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赵炜表示,要想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技术不断提升百姓的出行体验,以城市出行为例,通过无感支付等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高速通行体验;其次,对于交通监管而言,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能。

“技术、数字化如何支撑航空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是行业未来探索的目标”张平表示,民航、机场乃至智慧交通、大交通的发展,都要依靠技术引领,这背后,也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做支撑。

此次会议主办方——“828巨人港”由人民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四方共同发起,依托人民网828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是人民网深化产业企业服务的创新实践,也是基于中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资源对接和综合赋能,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化融合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

“828巨人港”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着眼未来,协力做好优质企业培育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助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线上平台运营、线下资源对接,以独特的“4+N”产业生态服务模式,实现资源创新整合,构建更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责编:孙红丽、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