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谷”实践:让更多未被满足的需求“被看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手记

发布时间:2024-06-05 04:09:15 来源: sp20240605

原标题:“械谷”实践:让更多未被满足的需求“被看见”|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手记

全球首台!以前,判断甲亢突眼全靠医生肉眼观察;后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卫庆提出:能否研制一种机器,实现对突眼度的精准和标准化测量?企业工程师听罢答道:“原来临床上有这种需求,完全可以实现。”去年12月,双方合作的自动眼征测量仪研发完成,目前转化金额已经超过5000万元。

由临床需求牵引技术进步,让“未被满足的需求”被感知,这个“一拍即合”的故事,正是上海市产医深度融合的生动例证。走进由嘉定区政府与瑞金医院合作构建的创新医疗器械产业特色园区“械谷”,记者发现这样的创新故事数不胜数——

术锐手术机器人公司在研发过程中,根据瑞金医院外科医生的意见,将原本机器人使用的直刀片改为弯刀片,使得手术视野更广泛、操作更便捷;上海近观科技公司与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医生联合打造了一款不用取血的无创血糖仪,已进入原理性临床验证;瑞金医院康复科研究人员根据医疗经验和临床需求,与国内智能康复领域企业合作,开发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等30多款产品,高度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满足了患者的康复需求……

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360度旋转束治疗室。刘温馨摄 

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360度旋转束治疗室。刘温馨摄

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既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支撑,也是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新赛道的重点领域。大型综合医院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效需求是引导创新的本源。医护人员主动创新,带动生命医学相关产业发展,最后可以形成一个创新集聚区,提升区域产业能级。”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告诉记者,让医生和护士成为创新链的源头活水,将推动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

实践出真知。10年前,瑞金医院国产质子装置楼开工,聚力建设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10年来,“工厂办在医院里”,从建设、安装、调试直至每一例临床研究、正式治疗,都是由一支包括瑞金医院医师、技师、物理师、科研员等人才在内的庞大队伍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艾普强公司共同完成的。医生提出产品需求,工程师协同攻关,临床团队给出参数优化建议和安全性评估,不断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国内肿瘤质子治疗方案。

国产质子治疗设备旋转机架。刘温馨摄

国产质子治疗设备旋转机架。刘温馨摄

现今,临床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多方奔赴”已经在“械谷”成为常态,从合作到融合再到一体化,“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的多维度“医工协同”,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2023年,“械谷”所在的马陆镇高端医疗器械及精准医疗产出比上年增长11.5%。

“械谷”中结出的一个个硕果再次印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协同联动,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平台,统筹好科研院所、高校、医院、企业等科技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方资源,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才能不断夯实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

科技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在于造福人类。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凝聚和协调产业链上下游贯通融合,打通“技术更新—技术落地—技术迭代”路径,促进科技成果更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者:刘温馨)

(责编:方经纶、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