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00:54:01 来源: sp20241222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
嫩嫩的肉片,顺滑的粿条,入口鲜甜,满是食材的原汁原味——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粿条,广东潮州人三餐吃不腻。咂摸着这口小吃的余味,再到潮州古城街巷里转一转,不难感受到古城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
“古城,变没变?”在潮州湘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这种“立体感”,让打开古城空间有了更多可能,也带来启示:古城的保护传承,涉及一砖一瓦、一宅一院,修缮工作是具体的、繁杂的,活化利用理应具备“立体思维”。
“立体感”,源于丰富的层次。以潮州木雕为例,技法上的圆雕、沉雕、浮雕等,以多层次的内容展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与此类似,潮州湘桥区对各级196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归口细分,不同层级的文物归不同单位直管,保护主体明确、责任主体清晰。同样,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把活化利用放在文化传承发展的大格局中,摸清底数、厘清层次、创新手段,有利于释放文物价值,让文化魅力直抵人心。
立体施治、综合施策,是对活化利用的有力支撑。“立体思维”要求我们跳出单一的点、线、面,自觉“立”起来思考、“立”起来行动。为把珍贵文物保存好、传下去,潮州开展“百家修百厝(祠)”工作,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载阳客栈就是创办人从自家老宅改造而来的,已成为传统民居、工夫茶、潮剧等爱好者的聚会地。该修缮保护的下足“绣花”功夫,能活态传承的积极创新形式,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既发挥政府部门的牵引作用又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所长,就能汇聚活化利用的合力。
保护传承、活化利用,关键在于突出文化内核。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这就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动文物载体、文化遗产、文化业态相互交融、互促互进,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作者为本报评论部编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8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