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8:30:14 来源: sp20241109
“以美筑梦——‘儿童图画书创作一百’作品展览”海报。
“第7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海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为强化美术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以高质量美术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各地美术家协会、美术院校、美术馆及画院等,聚力美术人才培养,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实现创新育人、协同育人。
搭建平台 加强引导
近年来,政府部门、美术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美术工作者筑牢信念基石,明确创作方向,鼓励他们将艺术实践根植于中国大地,把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融入创作全过程。
面向国家需求,实施各类文艺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为攀登文艺高峰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新时代文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创新培养方式,对创作人才采取进修培训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实施的“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全国画院中青年创作骨干培养计划”等,通过创研班、研修班、主题性创作工作坊等形式,壮大优秀人才队伍。“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文联组织实施的“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也通过各种形式努力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领军人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等单位则通过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着力培养相关美术尖端人才。
强化使命担当,把青年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创造结合起来,激发创作活力。比如,中国美协启动的“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涵盖“儿童图画书创作100”“陶瓷100”“绘画100”等多个培训项目,通过名家授课、考察研学、创作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一方面激励青年美术工作者在创作主题上把握时代脉动、在思想内容上契合时代精神、在表现手法上凸显时代审美;另一方面,引导青年美术工作者立足传统,大胆推进学术创新,为拓展中国美术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创作空间、探索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新路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理论话语体系而努力。
开拓国际视野,引领中外美术交流向纵深发展。美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为帮助美术工作者深度了解世界艺术,中国美协曾举办多届“中国中青年美术家海外研修工程”。研修人员背负着各自的课题任务,先期制订出科学详尽的研修计划,目的明确地奔赴国外相关机构和学术单位展开研修工作,尽可能地呈现与课题相关的国际美术界最新动向。该工程的实施,培养和储备了一批眼界开阔、修养全面的美术人才。
经过数年的持续耕耘,中国美术在人才储备、梯队搭建、精品创作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从“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到“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从“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到“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从“首届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到“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许多美术工作者交出了亮眼的答卷。他们的作品以新颖的视角与立意、别致的构思与表现,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面向“文艺两新”人才的“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全国新文艺群体陶瓷绘画作品展”等同样筑巢引凤,聚拢“文艺两新”人才,体现了美术界在推进创作、深化研究、挖掘和培养人才等方面的努力。
立足前沿 扎根大地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与融合成为高等美术教育的主基调。各大美术院校逐步树立“大美术”与“美术+”的育人理念,全面构筑“新艺科”,推动美术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课程思政贯穿于高校美术教育始终。高校美术教育首先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专业技能。如今,一些高校将美术创作课程延展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现场,以创作统领专业教学,推动课程思政与创作深度融合。教学中,确立为国家画、为人民画的创作宗旨,解决了“为谁创作”的问题;鼓励学生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激活传统技艺技法,使其服务于当代创作;激励学生探索新的创作思路与方法,拓宽主题性美术创作表现的维度,解决好“如何创作”的问题。这些都呈现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时代新貌。
美术与科技深度融合成为新趋势。“新艺科”之“新”不仅是外在形式之新,更是理论思维之新、应用实践之新。在学科交叉融合与科技驱动之下,传统美术的创作理念、表现形态、传播方式都发生巨变。科技的广泛应用与深度嵌入,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人们对美术的认知模式及其应用场景,“科艺融合”也引领着美术学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对与科技相关的新兴美术学科建设的持续投入,有力推动了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比如,中央美术学院较早成立了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多年来一直注重艺术与科技的交叉融合,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和实践;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与科技专业,既强调艺术的创新性,又强调科技的实用性,顺应了艺术教育的新形势、新特征。未来,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美术教育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以艺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当下,越来越多高校致力于让美术教育走出课堂,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让学生在扎根大地中提升专业素养。像艺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就是近年来高校师生服务社会的着力点。师生们纷纷走进乡村,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培训乡村文化人才,拓展乡村文化产业。一方面,向当地村民传播美术知识,帮助他们提升审美水准、拓展创造能力,实现以美扶智;另一方面,以艺术设计助力乡村环境美化,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新思考与新路径。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对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光照镇等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创新的手段、校地间的共同努力,用艺术为乡村添彩。高校师生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多元化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艺术赋能乡村建设的新模式。
聚力协同 向新而行
传承与创新是美术面临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美术界聚力协同,引导美术工作者守正创新,助推新时代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美术创作方面,为进一步提升美术工作者的创作能力,用作品引领价值理念、展示文化魅力、塑造国家形象,在国家艺术基金和各省区市文化艺术基金扶持下,各省区市画院、高校、美术机构与当地文联、美协联动,以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为抓手开展实训。通过专题授课、座谈交流、宣讲报告等方式,各地加大对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的发现培养,加强对优秀中青年美术工作者的引领扶持。
在美术理论评论方面,各类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一些专项研究机构的成立,汇聚研究合力,为美术人才成长提供养分。例如,已举办多届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等学术活动中,既有各大美术院校与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交流发言,也有青年美术理论评论工作者和创作者参与研讨,新成果与新思考交相辉映。多家“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的成立,在集聚专业资源的同时,带动美术理论人才培养。此外,通过专业刊物、网站,各地美术评论工作者助力美术评论与创作形成良性互动。当下,美术理论评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美术评论的锐气日益增强。
今天的美术,其外延正在持续拓展,不仅有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门类,也包含装置、综合材料以及摄影、影像和数字媒体艺术,还涉及艺术设计、公共艺术、城乡建筑、文化创意等领域。时代发展对美术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美术不仅要“创造美”,更要积极主动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参与经济社会建设,通过多元方式和载体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这也意味着还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复合型美术人才。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1日 0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