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1:54:52 来源: sp20241227
如今的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余姚梁弄镇供图
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
岁月流转,真情永恒。
从2003年到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度过了5个春节。每个春节,他都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送祝福、问冷暖、解民忧。从四明山革命老区,到衢州和丽水山区,再到浙皖交界处的长广煤矿,都留下了他春节前夕看望慰问的足迹,给困难群众和企业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重访那些春节期间的考察慰问点,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这是访真贫、送温暖的拳拳之心,是问真苦、出实招的调查研究之路,也是钉钉子、抓落实的作风建设之行。
关心老区系真情
“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
2003年1月29日,腊月二十七。上午10时许,天空灰蒙蒙,高山的寒气不断往衣裤里钻,像针扎一样。一场大雪正在酝酿。
一辆中巴车驶出盘山路,停在宁波余姚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前。
是省委书记来了。
“快过年了,讲解员还是临时从余姚文保所喊来的。要不是牵挂着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书记也不会专程赶在除夕前进山考察慰问。”时隔20多年,再忆当年情景,时任旧址管理员黄志尧满怀感慨。
他记得,那时展陈布置很简单,习近平同志却看得很仔细,一边看,一边听取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介绍,停留了近半小时。
离开旧址,踏着高高低低的村道,一行人又走进横坎头村村委会。二楼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谋划发展之路。
村里先讲。
“横坎头由6个村合并而成,村民生活基本靠种地打工,年人均收入2700元……”汇报到这里,2001年并村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志灿声音小了,头也低了下去。
那时,余姚市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近6000元。
通往余姚横坎头村的路前后对比图。余姚梁弄镇供图
横坎头村,山多地少,一穷二白,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很多人家还住着破旧的泥瓦平房。村民自嘲:“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
“村集体还负债20多万元。”张志灿面带羞愧。
其实,横坎头之困,何尝不是浙江一些偏远海岛山区的发展之困。
就说一组数字:丽水、衢州和舟山,地域面积占全省的27%,人口占全省的13%,经济总量却只有全省的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沿海发达地区的50%左右。
横坎头村里的座谈会,逐渐进入了尾声。
习近平同志满怀深情地说:“只有老区人民富裕了,才谈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区人民实现了小康,才谈得上浙江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只有老区达到了现代化目标,才谈得上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座谈会后,大家原本想去四明山深处的村庄看看,一出村委会才发现下大雪了,道路封冻,车辆打滑,没法往里走了。”时任余姚市梁弄镇干部回忆。
纷纷扬扬的雪,落向四明山头。银装素裹,将天空都照亮了几分。
“豁然开朗。”张志灿清晰记得那一刻的心情,省委书记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感情如此深,把老区实现小康看得这么重,让他既感动又惊喜,也觉得责任在肩、使命在身。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当天下午,村两委班子开会传达精神。殷殷嘱托,口口相传,成了那个春节横坎头人讨论最热烈的事。
2月8日,节后首个工作日,镇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汇聚,一场“头脑风暴”在村委会举行。
主题,正是“横坎头如何过坎”。
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商贸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村庄建设……这些意见,村干部挨条梳理,写了满满3页信纸,寄送去了省里。
他们不晓得思路对不对,想请省委书记把把脉。
没想到,3天后,真的收到了回信。在信中,习近平同志再次鼓励横坎头人,加快老区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次考察、一封回信,激发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斗志,让横坎头人有信心迈过一道道坎。”二十年来村里开展的一次次探索、实现的一次次跨越,张志灿如数家珍。
最难的那道坎,要属搬迁。
原来,除了浙东区委旧址,村里还有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报社等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保护文物。但当时,遗址里还住着55户村民,大多还是穷苦人家,甚至四五口人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
不搬不行。
木结构房屋,烧饭用柴火,隐患很大。
搬又搬不出。
安置补贴的钱,不是小数目。村集体拿不出,梁弄镇也为难。
“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声声嘱托,言犹在耳。革命年代,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先辈都能不屈不挠开展事业,今天的横坎头,更加不能等不能靠。
很快,镇村联合组建搬迁小组委员会。针对群众困难,他们一条条拿出办法。村民无处暂居,镇村筹钱,将废弃小学改造成宿舍;没人愿搬,搬迁小组瞅吃饭时上门,趁睡觉前动员,黄志尧带头签下名字……
105天后,首批28户全部搬迁。
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改造前后对比图。余姚梁弄镇供图
旧址修葺,连成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争取资金,启动中心村建设;党员带头,试水樱桃和农家乐产业……革命老区,摆脱了贫困,奔向了小康。
到2017年,曾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已成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7568元,是2003年的10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负债扭转到32.4万元。
2018年初,一封由143名党员代表签名、饱含革命老区人民深情的信,从村里发出。大家想跟习近平总书记说说村里的变化,并汇报下获评“全国文明村”的喜讯。
2月28日,元宵节前两天,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整个四明山,沸腾了。
“乡亲们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我感到十分欣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村党员,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跨越15年,对老区人民的关爱从未间断。感恩奋进,横坎头村里一任接着一任干。
“我们正努力实现红色旅游、特色农业、运动康养等产业齐头并进,还和周边8村建立党建联建机制,探索区域共同富裕。”2020年开始担任村党委书记的黄科威信心满满。
眼下,全村年接待游客数突破80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超5万元。
从一村到全域。浙江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万千乡村从“脏乱差”变身“强富美”,城乡居民收入连续20多年居全国省区首位,城乡收入差距连续10余年缩小。
从一地到全局。浙江积极推动“山海协作”,让“山”和“海”双向奔赴,地区居民收入最高最低倍差持续缩小,2023年山区26县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个百分点。
调查研究重实际
“煤矿工人吃什么饭,我也吃什么饭”
地处浙皖苏三省交界处的长广煤矿,曾是全省出了名的“老大难”。
各矿井煤炭资源逐步枯竭,全国煤矿整治力度不断加大。2001年起,长广先后关闭5对矿井。到2005年,仅存七矿。
(资料图)长广煤矿矿井内,通往采煤区的巷道。长兴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何七矿有1000多米深?因为煤越挖越少了!”时任七矿办公室主任吕键鸣说,南方煤含硫量高,一烧就冒黑烟,当时交通条件改善,北方煤运到浙江方便了很多。除了资源枯竭问题,矿上效益也不比从前。
更难的是,矿工大多技能单一,关矿退下来的数千名职工,如何安置?历经数十年发展,矿区已是超大社区。学校、医院、自来水厂等要运转,靠一个矿井、几家工厂的产出,如何维持?
吕键鸣记得,那时矿上上访不断。为了应对,长广还设了信访室。
一次,几百名矿工家属组团跑到杭州。他们原先在矿区干临时工,没有医保和养老金。矿一停,有的还夫妻双双失业。当天,大家在省信访局待到晚上十一二时才返回。
怎么办?
2005年1月26日,春节前夕,习近平同志专程赶赴长广煤矿调研慰问。
天空晴朗,气温很低。
一直随行做记录的时任《长广报》社长葛平,却觉得心头热乎乎的,“同矿区职工座谈,习书记一落座就说,一直将长广煤矿放在心上,牵挂着长广人的生计。随后又走访了七号矿和查扉矿,将关爱之情送到了困难职工心坎上。”
慰问完职工,习近平同志提出,要下井看望矿工。
这哪行?
七矿是千米深井,地质条件复杂。随行的省领导怕有风险,赶紧劝阻。湖州市、长兴县和长广煤矿的负责人,也跟着劝阻。习近平同志坚持要下矿井看望。
一行人换上矿工服,戴上安全帽和矿灯,乘着罐笼,下到地下900多米的井底。又沿着高低不平的巷道,走了1500多米,到了采煤的地方。
时任七矿采煤三队党支部书记向再田正埋头干活,将煤炭一铲一铲地送到运输皮带上。听到省委书记亲自下了矿井,他惊讶地放下了手中的活,和大家一起围拢过去。
他记得,一开始,在场的20多名矿工都很拘谨,省委书记十分平易近人,和他们一一握手,关切询问井下生产、安全等情况,还详细问了去年工资是否比往年高一点,祝愿大家收入年年有增长。
几句家常,一下拉近了距离。矿工们也不拘束了,纷纷说起了心里话。
井下温度很高,看到矿工们个个汗流浃背,被煤粉染得浑身墨黑,习近平同志推心置腹地说:“长广煤矿为浙江的能源建设作出了贡献。正是由于大家的辛勤劳动,社会才拥有了光明,拥有了文明,拥有了财富,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临走前,他再次询问大家,还有什么要求。
矿工们都很朴实:就是想跟省委书记合个影。
“咔嚓”一声,在千米深的矿井下,记者手中的相机留下了省委书记和煤矿工人的合影,记录下了这一难忘瞬间。
这也是记者人生中难得的下矿经历。罐笼到几百米深后,压力变大,耳朵一下闷堵住。空气也难闻,鼻腔还会吸入煤灰和粉尘。现在回想,这些情景仍历历在目。
那天,回到地面后,长兴县本来安排了午餐,但习近平同志主动提出,要和工人们一起吃饭,“煤矿工人吃什么饭,我也吃什么饭”。
时任七矿掘进五队队长姚金良,就坐在省委书记旁边。他说,每人两菜一汤,主食有米饭和馒头。因为快过年了,食堂准备了饺子,“看到我们吃得很‘秀气’,习书记一边说‘饺子好吃’,一边劝大家多吃一点、补充营养”。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时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正是为了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春节考察后不久,省政府划拨5689万元资金,对长广七矿进行安全隐患整治和技术改造,助力提升效益。
随后,省经贸委牵头,联合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等多个部门,组成工作专班,先后解决了住房改善、职工再就业、家属工社会保障等10余项突出问题。
如住房一项。此前,矿区在浙皖交界处,宿舍位置偏远不说,部分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临时工棚。
在省里支持下,长广集团统筹资金,在长兴县内建造5378套安置房。2008年,在矿上工作40年的许仁锁,和老伴一起,搬进了60平方米的新居。从此,告别了一家五口挤宿舍的蜗居生活。
长广煤矿安置小区其中一期——金水苑小区鸟瞰图。陈鲜忠工作室供图
一次,数十名退休矿工又组团到杭州,聚集在省信访局门口。
不过这回,他们是来送锦旗的,感谢省委、省政府,给长广人解决了“急难愁盼”!
时隔10多年,记者再访长广,七矿已经关闭。前些年,由浙能集团吸收式合并重组后,长广集团原有土地资源得到综合再利用,投建了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浙能长广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吸引了不少项目和企业。
其中一家,叫华熔科技,主营石墨烯复合材料,年营收超过两亿元。
地上,是新能源企业;地下,是长广最早开挖的千井湾矿井。石墨烯,最贵1克100元;煤炭,1吨价格千元左右。
同一片土地,同样的灰黑色产品。内里价值,已经天差地别!
落实落细解民忧
“努力做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带头人”
庆元,地处浙西南。往南再跨一步,就是福建省宁德市。
2007年春节前,习近平同志前往庆元调研。1月22日,午过龙游,夜宿龙泉。23日上午,一行人才抵达庆元县城。山路崎岖,中巴车颠簸摇晃,记者坐在最后一排,仿佛在跳迪斯科。
顾不上舟车劳顿,习近平同志连续走访了3个镇街,深入社区乡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灾后重建工作。
前一年8月,超强台风“桑美”袭击浙江。庆元是受灾较严重的一个县。
全县10多个乡镇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7.5万人受灾,大量房屋受损。为此,当地规划上坑岙、反墺等小区安置灾民。
历时近半年,新房毛坯大都建成,内部多未装修。道路也没铺好,两侧堆着建材。
时任庆元县灾后重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庆洪记得,前一天刚下过雨,泥石路坑坑洼洼,黄泥水不时会溅上鞋面和裤脚,“习书记却不在意,一边察看,一边详细询问重建房的质量、进度和资金落实等情况,再三嘱咐我们保质按时完工。”
老屋被山洪冲毁,一直在外租房的张村乡人雷张春,赶在春节前搬进了上坑岙的新居。三层半的小洋房,总面积150平方米,大门上贴着春联,上联写“桑美肆虐出大难”,下联讲“政府关怀入新房”,横批是“感谢共产党”。
看到省委书记老远赶来走访,小雷热情地邀请他进家中坐坐,喝杯热茶暖暖身。
习近平同志和小雷一家坐在一起,关切询问灾后生产生活情况。他说:“看到你们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我们心里比喝热茶还暖和。”
考察完安置小区,已近中午12时。
习近平同志一行顾不上吃饭,又来到屏都中心敬老院。这里住着附近6个乡镇的53位“五保”对象。
“没想到习书记特意要去厨房看看,还亲手为老人们炒了菜。”回想这些细节,时任屏都中心敬老院院长吴书恍然明白,习近平同志看得如此深、如此细,正是要了解真实情况,是打心眼里关心老人们过得好不好。
他还想起一件小事。当时,听说省领导要来,院里还准备做个欢迎横幅。镇干部赶紧制止:“上面说了,省委书记有规定,下基层不能挂横幅、铺红地毯!”
近20年后,记者再访庆元,屏都和松源两个镇街的敬老院已经合并,变得更加宽敞、明亮、温馨,百余名老人在此安享晚年。
庆元屏都和松源两个镇街敬老院合并后,百余名老人在此安享晚年。庆元县委宣传部供图
上坑岙小区,已得名“同济新村”。沥青路平坦宽敞,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篮球场等一应俱全。1679幢房屋虽有些年头,看上去仍然整洁舒适,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庆元一处灾民安置小区,房屋虽有些年头,看起来依然整洁舒适。庆元县委宣传部供图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犹记得,2004年1月29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新年第一次学习会。习近平同志讲话时,首先诵读了他在春节期间自撰的四副春联,与大家共勉。
第一副是“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第二副是“深化理论武装求真谛,深入调查研究重实际”;第三副是“狠抓工作落实动真格,加快浙江发展务实效”;最后一副是“高度关注民生系真情,坚持为民谋利出实招”。横批,都是“求真务实”。
一份份执着牵挂、一次次夙兴夜寐、一句句庄严承诺、一件件烟火小事,都汇聚成至深、至浓、至热、至真的新春祝福,升华为那一句最长情的告白——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