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6 04:34:20 来源: sp20241206
小朋友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参观文物,参与答题挑战。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供图
龙年新春,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完成基本陈列数字化提升后,以全新姿态开门迎客,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动态投影、互动地图、电子沙盘、文物魔屏等数字化展陈方式,让游客穿越到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的生活场景中,感受饭稻羮鱼的远古江南风情。
“河姆渡文化以1973年在宁波发现的河姆渡遗址命名,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内,讲解员储一鸣向游客细细介绍河姆渡文化的历史。
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芦山寺村,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河姆渡遗址被发现,出土了距今六七千年的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以及极其丰富的动植物遗存。1982年,河姆渡遗址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依托河姆渡遗址建成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总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由出土文物陈列馆、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河姆渡原始生态园及田螺山遗址现场馆组成。经过近两个月的闭馆改造,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通过一系列数字化“黑科技”,更加鲜活地诠释文物,成为龙年春节的热门打卡地。
出土文物陈列馆根据河姆渡干栏式建筑“长脊、短檐、高床”的造型特点,构筑起高于地面的架空层,人字形坡屋面上耸起5—7组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的榫卯木作技术,再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和炒米黄墙面,整栋建筑显得古朴而富有野趣。序厅屋面形似展翅翱翔的鲲鹏,表现了河姆渡先民爱鸟、崇鸟的文化习俗。
数字化改造升级后的出土文物陈列馆展厅分为“沧海桑田”“日出而作”“湖居人家”和“心灵之声”4个部分,面积1600平方米,展出文物320件,全面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活跃在宁绍平原一带的先民所创造的河姆渡文化风貌。
据了解,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探索与保护历程,系统阐释河姆渡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动态投影和互动地图,观众可以了解河姆渡文化“潮起东南”的脉络;经过艺术化处理和数字化还原,农耕文明、干栏式建筑、墓葬、水井模型等展柜以及陶器矩阵的展陈视效更加生动,将河姆渡先民的生活场景更加逼真地呈现在游客面前;借助数字虚拟人等技术,井头山考古场景被复原;文物魔屏对全馆重要文物进行集中展示与细节回顾。
“本次馆内展陈提升,我们尝试突破和创新,数字化展陈重新构建了观众与文物实体之间的关联。”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长谢向杰介绍,慈湖、鲞架山、鲻山等13个分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被“打包”整合在博物馆序厅入口处的电子地图里,直观展示出河姆渡文化的遗址范围与考古成果。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