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4-11-26 05:57:24 来源: sp20241126

  12月29日,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会议代表,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正在和曾经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同志们致以诚挚慰问。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60年来,一代又一代援外医疗队队员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中国医疗队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

  每天清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友谊医院诊室还没开门,就已有数十名患者在走廊里有序等候。诊室后方的中国医疗队驻地的墙上,中国医疗队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16个大字分外醒目。

  今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回信指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援外医疗就是生动的体现。希望你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每读一遍总书记的回信,心里都热乎乎的。”第19批援中非共和国医疗队队长、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宝祥说,“在援外的556天里,队员们秉持同发展中国家守望相助、共谋幸福的初心,发扬中国医疗队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2月29日,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现场,王宝祥说:“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握手温暖又有力量,让我们感受到莫大的关怀和鼓舞。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嘱托,继续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让中国医术帮助更多受援国家民众。”

  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李俊升先后6次奔赴卢旺达援外。没有加压输液器,就用自己的双手去加压输液;用自制腹带为术后患者保护腹部;为骨折患者自制牵引架……为更好地救治患者,李俊升和队员们积极创造条件。谈到是什么吸引他多次参加援外医疗工作时,李俊升说:“卢旺达非常需要医生,中国医护人员的知识和技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患者。”

  自1963年首次向国外派遣医疗队以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挽救了众多宝贵生命,培养了大批当地医疗人员,提高了受援国医疗技术水平,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中国医疗队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中非共和国卫生和人口部部长索姆塞表示,中国医疗队不仅治病救人,还传授医术医技,培训当地医生,帮助建立起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由衷地说:“中国对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多次为中国医疗队授奖,感谢中方长期以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无私援助。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处非洲东海岸,总人口约160万。自1964年中国向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派出首批医疗队以来,中国医生累计诊治当地患者770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25万多例,抢救危重患者4万余人次。第31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长、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瞿利帅说:“援外医疗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在中国医疗队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尽己所能地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贡献。”

  “他们一直记得这个称呼——中国医生!”

  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实施健康卫生行动,到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建立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等援外医疗举措,再到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把“卫生健康工程”列为中非合作“九项工程”之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援外医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国援外医疗步入发展合作新阶段,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在柬埔寨16个月的工作中,我们与当地医务人员风雨同舟、携手抗疫,圆满完成任务。”首支中国援柬埔寨中医抗疫医疗队队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副主任樊茂蓉说。在考斯玛中柬友谊医院,中国医疗队白手起家,启动中医科门诊,并将中国门诊管理经验、中西医结合工作模式传授给柬方医务人员。

  数据显示,中国援外医疗队先后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48家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协助共建25个临床重点专科中心,填补数千项技术空白,为受援国培养医疗人员10万余人次,留下了“带不走的医疗队”。在医疗队员和当地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部分中国援建的医院已成为所在国家的医学中心,极大提高了受援国医疗技术水平。

  2019年,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参加了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在中多友谊医院援外的39个月中,他救治患者约5000人次,开展多项新技术,并推动创建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专科,被多米尼克时任卫生部部长麦金泰尔称作“多米尼克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几内亚人民不一定记得我们的姓名,但他们一直记得这个称呼——中国医生!”对于第24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长暨国家埃博拉防控专家组组长、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王振常来说,援外医疗是他和队友们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2014年8月,迎着肆虐的埃博拉疫情,这支医疗队踏上征程。在18个月的医疗援助中,王振常带领医疗队帮助几内亚政府培训了1679名公共卫生师,为几内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他看来,能够将自己的事业融入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每一位援外医生的光荣。

  “中方重信守诺和友好情谊的生动体现”

  中国援外医疗队既是人民健康守护者、中外友谊传递者,也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

  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朱惠芳是第14批援中非共和国医疗队和第25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援外期间,她克服当地停电停水、天气炎热、疟疾多发等困难,全心全意救治和护理患者。“中国医疗队精神赓续流传,指引着我们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用心服务当地民众,既要做好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要播撒友好情谊的种子。”朱惠芳说。

  巴布亚新几内亚距离中国重庆6000公里之遥,来自重庆的医疗队已在这里开展援助工作2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何卫阳是第9批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医疗队队长。在莫尔斯比港总医院工作的400多天中,他和队员们帮助当地医院泌尿外科开展实施新的医疗技术,并促进建立了巴新第一个泌尿外科微创中心。“援外代表的是国家,能被当地民众认可,我便无悔。”何卫阳说,未来将继续为援外医疗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做好外国医生来华进修的“传帮带”工作,讲好中国医疗队故事。

  2022年3月22日,中国首批援所罗门群岛医疗队跨越山海,抵达该国首都,开展援外医疗任务。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雷衍东和其他队员积极推广中医针灸,使中医针灸获得所罗门群岛执业行政许可,纳入该国医疗发展规划。他们还开展了所罗门群岛首例血液透析、首次使用三代药物溶栓和植入临时起搏器抢救心梗患者,还创造条件向该国引入了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所罗门群岛卫生部部长卡尔维克·托加马纳表示,中国医疗队的到来是“中方重信守诺和友好情谊的生动体现”,中国医疗队甘于奉献,展现精湛医术,有力维护了当地民众生命健康。

  今年3月,首批援所罗门群岛医疗队完成任务回国,雷衍东主动申请留任。“中国医生在当地已成为一张响亮名片,得到当地民众的高度认可与信任,我希望继续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增进中所人民友谊努力工作。”他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30日 05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